【群智校友】从选错专业的法学生到创始人教练

前两周,我发起了【教练开放麦】系列直播,邀请正在教练路上的师姐师哥们做客直播间,分享自己的故事(👉🏻 点我报名)。截止目前,我已经收到超过20位校友的报名,在此感谢大家的信任和热情,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,教练,是一群人的结伴同行。
于是,我决定再发起一个新栏目【校友专栏】,如果你不方便露面公开分享,欢迎你来投稿,我每周会精选一篇投稿推送在群智官方公众号上,帮你展示自己,同时吸引教练客户。如果你想投稿,请联系:天文 15301128539(微信同号)
本期投稿来自群智CITO® 35班校友Tiantian。坦白讲,Tiantian的投稿让我非常感动,从她的文字里我能感受到:不是教练成就了Tiantian,而是Tiantian成就了教练。通过教练的学习,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主线,同时她也正在极力践行教练能力,推行教练文化,让更多人能感受到教练的美。
Tiantian 也报名了开放麦直播,她将于4月9日做客直播间分享她的个人故事,如果你感兴趣,你可以点我预约
如果你想预约Tiantian的教练服务,你可以点我预约
以下,是Tiantian的自述。

群智校友 tiantian

你好,我是 Tiantian,坐标新西兰。
出国留学前,我已年近40岁,是一家国企上市公司的客户总监。留学读完金融MBA后,从义工实习生开始,一步步做到新西兰最大风投机构的中国市场负责人。
3 年前,我从风投机构辞职,在经过了一段独立咨询师的执业试炼后,成为了创始人教练。可能家人、朋友都不太能理解这样的选择。可我知道,自己离理想中的生活又近了一大步。这个过程,花了整整23年。
当年大学错选法律专业,选择提前1年毕业;毕业后,第一次拒绝父母的安排,放弃法律专业,选择从渠道销售开始做起;6年前,又说服家人,一起移居新西兰······
客户总会问我一个相似的问题:你是怎么做到在每每渐入佳境的时候——不被辛苦获得的东西所牵绊,洒脱转身的?
我想说的是——年轻的时候,凭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,想要过一种不落窠臼的人生;年岁渐长,觉得走过的桥也只是桥,不能总是背在身上试图复用。人生不是“我有什么”的排列组合,而是敢于放下,推倒重来。
 01  大学专业不适合?我选择提前毕业
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,从上学到择业,都是父母一手操办,一路被“赶鸭子上架”。你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、好学生、好员工,但就是没有自己。我也不例外。
「你知道吗?你现在的眼神还和当年一模一样。」多年后见面时,大学同学对我说。我们都笑了,笑着笑着突然有点心酸——那个总能给国际法老师满意答案的女生,终究没能成为父母期待的大律师······
98年炎热的夏天,我的高考志愿表上填满了法律、新闻这些「稳妥专业」。尽管物理老师说我适合学建筑,美术老师夸我有设计天赋,但父母却说:「靠创意维生太不稳定,还是法律专业踏实。」
但大二的刑法课却成为了我大学时期的转折点。我发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点都在「事」的层面,而我关注的却是案件中的「人」——ta 的人生中到底发生了什么,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?面对这样的遭遇,ta会有什么感受?常常是案例学习都结束了,我的情绪还久久抽离不出来。
但今天看来,这种关注「人」的特质,恰恰是好教练所必备的核心素质;也使我得以在教练对话中更精准、高效的协助客户发现那些隐形的枷锁。
因此,我决定提前毕业。这个决定像一场自我救赎:用一年时间学完两年的繁重课程,旁听广告系的课,躲在宿舍写小说、散文和童话。这些左突右冲的尝试和挣扎,都是我当年摆脱路径依赖,活出自我的必经之路。
 02  拒绝父母的安排,长出自己的羽翼
大学毕业后,看到不少师兄师姐都选择了出国读研,父母也建议我去留学。考完雅思后,买好了赴英读研的超大行李箱,甚至做好了毕业典礼上准备穿的旗袍,却在最后关头决定——不去留学了。
因为我根本没想明白:读研到底是为了什么?去镀金还是因为这是主流价值观认可的正确选择?
我对父母说:“等我确定了职业方向,再考虑读研的问题,现在我想先工作。“这个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。
一段时间后,他们接受了现实,但又提出让我去他们所在的机构工作,待遇非常优厚。凭着一股子没来由的自信,我再一次拒绝了。一旦接受了这份工作,就只能依赖父母庇护,很难长出自己的羽翼了,而我更想自己出去闯闯。
2001年,IT行业风头正盛。在上海的人才市场,我攥着法律文凭,走向了IT公司的招聘摊位。面试官盯着我的简历:「法学生来做渠道销售?」他不知道,对于害怕冲突,最怕父母失望的我来说,走到这一步有多艰难。
由于工作业绩突出,工作三个多月后我被总裁调到北京总部任产品经理。但去了之后才发现山头林立、人情关系复杂,加之上海分公司不断要求调我回去,我跳槽去了一家公关公司担任项目经理,服务IT行业的大客户,直到怀孕后,才辞职回到家乡待产。
孩子两岁时的职场回归,像一场精彩的突围战:笔试成绩不错却未收到面试通知,借朋友的记者证去采访集团总经理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,抓住机会帮总经理写了重要的发言稿得以被特招;从基层员工到总监的晋升路上,我把自己活成了「解决方案」本身。
那时的自己,就像茫茫海面上的一个漂流瓶,在不同的职业和行业间漂来漂去,没有目标和方向。哪家公司捞起了我,我就开启一段新的职业旅程,努力活成他们需要的样子。
 03  年近40,重考雅思移居新西兰
决定留学那晚,儿子从作业堆里探出头来问我:「妈妈,为什么我每天都要追着时间跑?」说话间,他那副已近600度的眼镜在台灯下反着光。这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让我翻出了尘封已久的雅思教材。
年近40岁,重新拿起雅思课本当“烤鸭”的滋味并不好受。而拿到成绩之后,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。从办签证、体检、mba课程隔三差五的论文、各种考试、给孩子联系学校、找实习岗位、毕业答辩到求职面试。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,生怕前功尽弃。
在两眼通红通宵赶论文的日子里,我发现那些让同学们头疼的案例分析,竟成了我的强项——近二十年的商业沉浮,原来已经形成了大脑的“肌肉记忆”。
两年后,我获得了金融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。之后,从金融机构的义工实习生到风投负责人的逆袭,表面看是幸运:一篇项目分析文章被新西兰最大的风投机构看中,我很快通过了面试。
但只有我知道,那篇报告里除了对行业动态的了解和搜集多方数据的好奇心,更有着多年来练就的对人和商业的双重洞察。
 04  风投人的顿悟
之后的三年里,我成为了该机构的中国市场负责人,完成了对人工智能、生物制药、能源再生等,几十个领域、130 多个科技创新企业的项目分析和市场调研,并开启了我个人的天使投资之路。
在风投公司工作的几年中,项目分析虽然是我擅长的,所在机构的投资人也会因为我的分析报告而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,但总觉得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好像缺少点什么。
相比商业模式、项目估值、成功退出,我更愿意倾听创业者的焦虑与渴望;而较之写报告,我更喜欢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各行业的创始人,他们勇敢、聪明、有锐气,在聊一些更深入的话题时常常会给彼此带来深入的思考。
当创始人在路演中雄心万丈的描绘出行业趋势、公司愿景后,我会在私下里问对方:「如果抛开投资人期待,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?」这个问题曾让一位创始人沉默良久。
三个月后,他调整了公司使命——从「改变世界」变为「用新型材料阻断病毒的传播」。
而这个问题也让我意识到:真正适合我的职业不是对家人期待和主流价值观的妥协,而是一场发现自己「愿意为什么付出」的内在探索。
 05  真正的人生从四十岁才刚刚开始,在那之前,你只是在做调研而已
带着这个困惑,在工作之余,我拿起了当年孕期准备学习的心理学书籍开始了关于“我喜欢做什么”的深入探索。通过阅读,做各种测评,进行线上调研,自我观察,从家人朋友那里多方求证,发现我可能适合做具有助人利他性质、需要一对一深度沟通、类似心理咨询之类的工作。
但我没有心理学相关的学术背景,工作以来一直在做的都是商业和金融领域的工作,也没有心理学方面的任何实践,所以选择与心理咨询师类似的商业教练似乎是更好的选择。
商业教练所使用的的工具和方法大多来自心理学,而且客户不可以是——已有心理疾患的人群,这样一来,我在商业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读MBA时所学到的知识都将成为有益于客户的加分项。
只是,这些还仅仅是构想,我是否真的喜欢和擅长还有待验证,而且学习教练仅前期的学费就要数万起,各类高阶课程更是花费不菲,要不要在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all in?
我决定采用初创企业的思路:先用MVP——职业生涯咨询来验证,如果确定喜爱并且擅长此类工作,再去学习教练。尽管这样转型的周期会更长,但避免了因为想当然而踩坑,还能用咨询收入来支付高昂的教练学费。
 06  当商业头脑遇见心灵困惑——教练?教练!
经过了两年从学习考证到全职咨询师的充分验证、一年中多次专程回国去北京的群智教练培训机构系统的学习ICF国际认证课程和 300 多小时的教练实践后,我转向了真正想要进入的教练领域。
我终于可以用自己的特殊天赋——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、对细微情绪的捕捉、高效赋能/提升决策智慧和战略思维/穿透表象的思考力去支持创始人了!
当我把这些带入教练对话,一位创始人教练客户说:“在找你做教练之前,其实我已经接触过多个教练,不是轻飘飘的没有力量,就是带有一种审视的优越感。而你理性与感性并重,不疾不徐、有力量的提问让我发现了我想要创业背后的深层原因;即使这个决定将影响我数千万的期权收益,而且经济大环境很不乐观,身边所有的人都不看好。这是你的教练对话带给我的价值——从「追求正确性」变为「清晰坚定」。
另一位创始人说:上次融资谈判前,你让我看见了内心深处’必须证明自己’的执念。当我放下这个包袱,反而获得了更有利的条款——这不是技巧的胜利,是执念被破除后的松弛使然。
而我也在这时才突然看清了贯穿所有内在探索的暗线——我始终在寻找既能理性分析解构,又能温暖连接人心的职业;没错,我终于找到了!
如果你问我,教练是什么?我会说:教练服务更像是一段共同参与的航行——真正的掌舵人永远是客户自己,我的工作是擦拭他们内心的罗盘,当创始人说’必须三个月融资’时,帮他们看清这是恐惧驱动,还是使命召唤。我们定期校准航线,但风暴中的每一次转向都由客户决定。

如果你是一位科技创新企业的创始人/合伙人、一人公司的创业者、品牌主理人或者即将踏上创业英雄之旅的潜在创业者,正面临:

关键谈判时常常意气用事;反复修改BP却越改越迷茫;明知应该披露某些问题却开不了口;在和投资人的例会上笑着妥协,回家后彻夜难眠;

以及有融资卡点 、时间管理、团队内耗 、目标和优先级不清晰等问题,都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,预约我的教练。

tiantian 教练预约

欢迎你来tiantian的线上教练空间坐坐,你只需要带两样东西:一杯让你放松的饮料和一个真实议题。毕竟,伟大的商业奇迹往往是从创始人「真实面对自己」开始的。

最后,祝愿每一位清醒的冒险者——披坚执锐,不断达成一个又一个里程碑!


群智企业教练,中国企业教练领军品牌,致力于创建一个赋能的职场生态,激发人和组织的潜能。
我们提供ACC(助理级教练)、PCC(专业级教练)、MCC(大师级教练)、ACTC(团队教练高级认证)等教练认证课程,同时也为企业提供 1V1 高管教练、教练式销售、教练型管理者等内训课程。
如果你想要系统学习教练,或者在组织内部引入教练文化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。

联系方式 yichen

400 热线:4008069091

如果您还没做好系统学习的准备,想要先体验和感受一下教练的魅力,您也可以报名参加由群智创始人、大师级教练 MCC 吴彦群 Karen 和 陈莉 Chelsea 双MCC亲授的《教练式领导力训练营》,用一周的时间掌握教练最底层但最核心的两项能力。


 近期课程:

⬇️点击蓝字跳转了解详情

1.群智 MCC 大师级教练认证课

线上:2025年3月

2.群智 CITO® 企业教练课程

北京:2025年4月、7月、9月、11月

上海:2025年3月、6月、8月

深圳:2025年6月、8月

3.系统性团队教练认证课

北京:2025年4月、6月、10月、12月

上海:2025年8月、11月

深圳:2025年4月、7月

4.群智企业教练辅导教练班(Mentor)

线上:2025年3月
5.教练入门:教练式领导力训练营

线上:2025年4月

ICF 动态:

1.什么是 ICF 教练认证

2.ICF 道德规范更新 2025 版

 

CONTACT

推荐课程

CONTACT

推荐课程

教练课程

我们的教练课程始终与国际接轨。涵盖了教练认证,高管教练,心理动力,团队教练等各种产品

群智企业教练icf认证课程

企业教练项目​

从CEO高管教练到一线员工团队工作坊,我们有多种企业服务产品,满足公司的各类需求​

群智企业教练项目,高管教练,团队教练,教练型领导力

CONTACT

释放无限潜能 成就卓越组织

作为企业教练文化的引领者,我们深耕产、学、研生态圈,将专业教练理念与企业管理实践完美融合。在这里,每一次改变都令人心潮澎湃,每一次突破都值得铭记

北京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望京ICPIC创新中心

上海

地址:上海市黄浦区局门路

深圳

地址:深圳大湾区科技园区

联系群智企业教练

联系我们

请留下您的联系信息,我们将会尽快联系您